盛煌娱乐资讯

世界大战爆发的前兆细说战前苏联的国内外形势

  资本主义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到垄断阶段,世界进入帝国主义时代。帝国主义是现代战争的根源,由于这些国家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发展不平衡,它们为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必然要发动战争。1914~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,就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。而在这场战争的催化下,俄国在1917年爆发十月社会主义革命,随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——苏联。

  1929~1933年,世界资本主义爆发严重经济危机。德、意、日三国为摆脱危机,转移国内民众视线,发动了对外侵略,亚洲的日本和欧洲的德国先后成为两个战争策源地。日本军国主义最先动手,在1931年挑起“九一八事变”后不久就全面占领了中国东北。1932年1月28日,日本对中国上海发动军事进攻,遭到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。1933年1月,日本军队占领中国热河全省和察哈尔北部,3月中旬又占领河北省北部大部分土地,并步步进逼北京、天津。1937年7月7日,日本军国主义发动卢沟桥事变,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。至1938年秋,日本先后占领了上海、南京、汉口等大城市,并制造了震惊中外的“南京大屠杀”惨案。

  在欧洲,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后,着手扩军备战,企图重新分割世界。其对外扩张的矛头,既针对西方的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强国,也针对东方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。1936年11月25日,德国和日本签订《产国际协定》,一年后意大利加入该协定。1940年9月27日,德意日签署《三国同盟条约》,正式形成以三国为核心的法西斯轴心国,随后爆发了惨烈空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。

  20世纪30~40年代的第二次世界大战,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和最为残酷的一场战争。如果说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人口有15亿,那么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人口则超过20亿,占当时世界人口的80%,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被卷入战争,作战区域面积达2200万平方公里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,各交战国的军队总计约7000万人;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,这个数字高达1.1亿人。一战中共计死亡了1000万人,而二战中则死亡了5000万人。当时,以德国、意大利、日本为一方的法西斯轴心国,同以苏联、美国、英国、中国等为另一方的反法西斯同盟国之间进行了一场全球规模的战争。在这场战争中,欧洲战区的苏德战争,也就是苏联伟大卫国战争,具有决定性的意义。

  20世纪20~30年代,欧洲兴起法西斯主义,其代表人物是意大利的墨索里尼和德国的希特勒。法西斯主义鼓吹极端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,宣扬本民族至上、领袖拥有绝对权力,实行对国家和社会全面控制的极权主义。希特勒甚至叫嚣,要杀光犹太人和国际工人运动领导人。

  1933年1月,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,上台执政后即开始在国内实行法西斯专政。希特勒强烈反对,采取各种恐怖手段,大肆迫害人和进步人士。希特勒上台不到一个月,就精心策划了一起“国会纵火案”,将此嫁祸于德国,并以此为借口在德国境内取缔了。随后又宣布解散除法西斯党以外的一切政党,并在全国范围内禁止言论、通信、集会、结社的自由,遍及德国社会的每一个角落。与此同时,希特勒疯狂进行扩军备战和对外侵略扩张,欧洲的战争策源地由此形成。希特勒德国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局心怀不满,不甘忍受《凡尔赛和约》的束缚,大力扩军备战,企图重新分割世界,让“大德意志帝国”统领全球。

  1935年3月,希特勒废除《凡尔赛和约》中关于解除德国武装的条款,宣布建立常备军和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。于是,德国军事力量得到迅速发展。仅在1933~1936年短短四年之间,德国陆军就由一战后初期的10万人猛增到70多万人,并拥有1500辆坦克,此外还有冲锋队、党卫军、钢盔团以及警察等,总共有近200万人穿上了军装。德国的空军也从无到有,力量猛增到拥有4500架作战飞机。德国的海军则不仅装备了主力舰、重型巡洋舰,还建造了12艘250吨级的潜水艇。

  军事实力壮大后,希特勒德国便着手实施对外侵略。1936年3月,希特勒违反《凡尔赛和约》的规定,将3.5万人的德军部队开进莱茵河右岸非军事区。这是德国侵略活动的第一次公开行动。随后,德国在1938年2月吞并奥地利,在1939年3月侵占捷克,在1939年9月1日入侵波兰,挑起了世界大战,两周后波兰投降。1940年4~5月,纳粹德国占领丹麦和挪威,并横扫三个曾经宣布中立的国家——荷兰、比利时和卢森堡。5月末6月初,英法联军从敦刻尔克仓皇撤退,上演了一场“敦刻尔克大撤退”的悲剧。之后,法国投降了,英国则困守在英伦三岛不能动弹。

  在此期间,法、英、美、苏等大国开展合纵连横的外交周旋。它们都从自身利益出发,各有各的打算。德国侵略扩张的野心很大,但它为了避免东西两线作战,时而与西方的英法寻求和解,时而与东方的苏联达成妥协,力求选择最佳时机,集中军力攻击既定目标。德国想方设法阻挠英、法、苏三国结成反德统一战线,采取分而治之、各个击破的策略。英法两国为了避战自保,对德国采取纵容侵略、乞求苟安的绥靖政策,听任德国侵占欧洲邻邦,力图“祸水东引”,让德国同苏联发生冲突,弄个两败俱伤,以便自己从中渔利。1938年9月,英法与德意法西斯签订了臭名昭著的《慕尼黑协定》,把捷克的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,英法还与德国签署“互不侵犯宣言”。英德宣言中声称,“两国人民再也不想彼此交战”。英国首相张伯伦说:“我们这一代的和平已经得到了保证。”法德宣言的内容与英德宣言十分相似。

  《慕尼黑协定》的签订,标志着英法两国的绥靖政策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,这影响了欧洲的战略形势,助长了德国侵略扩张的野心,加速了法西斯德国发动世界战争的步伐。当时的美国信奉孤立主义,又怕引火烧身,因此对欧洲和亚洲的交战各方采取中立政策。美国国会在1935年8月通过一个中立法案,宣布禁止向一切交战国输出武器。即使在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、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后,美国仍保持中立,不愿过早卷入战争。美国的中立政策实质上也是一种绥靖政策,纵容了德意日三国的侵略扩张。

  苏联从1933年起就希望同英法加强合作,构建欧洲集体安全体系,建立反法西斯联盟,以遏制德国的侵略扩张。但英法缺乏诚意,对极端恐惧,虽经多年谈判,英法苏三国始终未能达成一致。英法对德国的绥靖政策,在慕尼黑会议上达到顶峰,使苏联感受到英法“祸水东引”政策的现实威胁。于是,苏联从本国利益出发,调整外交策略,在1939年8月23日与德国签署了有效期为10年的《苏德互不侵犯条约》,即“莫洛托夫-里宾特洛甫条约”。该条约及其“附加秘密议定书”的内容表明,苏德两国划分了在中东欧地区的势力范围,苏联承诺在德国与欧洲其他国家发生战争时保持中立。这就为德国在一个星期后进攻波兰扫清了障碍,也为苏联建立防御纵深、推迟战火向苏联领土蔓延以及收复沙俄时期丢失的领土提供了条件。同时,这也使苏联对德国法西斯抱有过多幻想,放松了警惕,以致对后来苏德战争的爆发猝不及防,战争初期遭受重创。

  《苏德互不侵犯条约》签订后,德国的侵略扩张更加肆意妄为。就在侵占波兰后不久,1940年4~5月,德国即出兵占领丹麦和挪威,并进入曾宣布中立的荷兰、比利时和卢森堡。芬兰、匈牙利、罗马尼亚等国则先后成为法西斯德国的仆从国。同年5月10日,德法战争爆发,德军出动136个师,配备2300辆坦克、1300架飞机,绕过“马其诺防线”入侵法国,仅六个星期就占领了法国,并直逼英吉利海峡。英法联军仓皇撤退,上演了一场“敦刻尔克大撤退”的悲剧。于是,拥有500万人的军队、号称世界一等陆军强国的法国迅速宣布投降;而号称世界一等海军强国的英国也只能困守孤岛,不仅遭受德国空军的大规模轰炸,而且面临德军渡海登陆入侵本土的威胁。

  面对世界资本主义的包围、国际局势的恶化、法西斯主义在欧洲的兴起以及国内经济技术落后的不利状况,苏联在20世纪20~30年代实行赶超战略,动员全国人民,竭尽全力发展经济与国防工业。苏联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,通过国家计划来组织经济建设,先后制订了三个“五年计划”。

  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28年10月起实行,到1932年年底提前完成,历时四年零三个月。在此期间,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增长1.3倍,国民收入增长86%,劳动生产率提高约38%,并消灭了失业现象。

  第二个五年计划从1933年开始实行,到1937年4月1日提前完成,也只用了四年零三个月。其间,苏联在1935年8月开始掀起“斯达汉诺夫运动”,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。在这个五年计划期间,苏联生产资料的生产年平均增长率为17.1%,其中机器制造业和金属加工业总产值比1932年增长1.9倍;工业总产值比1932年增长1.2倍,国民收入增长1倍以上,劳动生产率增长了82%。事实说明,苏联的工业发展速度超过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,工业总产值已跃居欧洲第一位、世界第二位。通过两个五年计划,苏联已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。

  苏联的第三个五年计划从1938年开始实行,在实行三年半后,因希特勒德国的入侵而被迫中断。但在战争爆发前,苏联国民经济又有了新的增长,尤其是国防工业增长较快。1938~1940年,国防工业产量增长1.8倍,产值年平均增长率为39%。

  需要指出的是,1929~1933年,世界资本主义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,经济普遍陷入衰退。唯独在苏联,工业化的发展突飞猛进。据保守估计,1929年到1940年,苏联的工业产量增加了3倍。1938年时,苏联国民生产总值在全球所占的比例,已从1929年的5%跃升为18%。同一时期,美、英、法三国的这一比例,却由占全球的59%跌落为52%。也就是说,西方各国的经济都在下滑,苏联却一枝独秀,取得了工业化的伟大成就。于是,1930~1935年,西方国家不少人纷纷前往苏联取经,政府也采取某些措施,企图模仿苏联的“五年计划”。一时之间,“计划”一词成为西方政界的时髦名词。

  总的说来,苏联通过三个五年计划,巩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成果,也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。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。

  一是主要工业生产已基本能保证国防需要。到1940年年末,苏联建成投产的大型工业企业共有11200个,其中与国防实力密切相关的工业产值,比1913年增长了12.4倍,生铁产量达到1490万吨,钢产量达到1882万吨,石油达到3112万吨,电力达到485.6亿度,机器制造和金属加工业产量约比1913年增加了34倍,并超过了欧洲所有国家。

  二是基本上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,大大提高了生产技术水平。苏联新建的几千个大型工业企业,拥有当时世界上最新的技术,并已掌握几百种新产品的生产,从而为重新装备军队、为军队提供新的战斗武器创造了有利条件。

  三是生产力的布局发生了有利于加强国防的重大变化。苏联重点在从前荒僻的东部地区进行发展,建设了许多新的工业区,把西部地区的国防企业有计划地迁往东部地区。到1940年,东部地区的钢产量达到全国总产量的1/3,东部地区的铁路、公路、交通工具和农业生产都有相应的重大发展,从而为应对战争的爆发构建了巩固的后方基地,为最后战胜法西斯德国奠定了厚实的物质基础。

  四是努力增加战略物资的储备。1939~1940年,苏联的各种战略物资大幅度增加,生铁增加了4倍,钢材增加了1倍,铜增加了1倍多,饲料和粮食的储备达到616.2万吨,可保证军队几个月的战备需要。

  五是全力加强军队建设。苏联从1939年9月开始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,规定应征者为年龄18~21岁的青年人,服役期延长到3~5年,从而大量增加了兵源。从1936年到战争爆发的5年间,苏联的陆军和海军由110万人扩大到537.4万人以上。

  总之,苏联已经为应对即将到来的战争做了较好的准备。当然,由于时间有限,苏联的准备还不可能很充分,例如苏联新式飞机和坦克的产量还落后于德国。

  同时也应指出,苏联在大搞经济建设的同时,联共(布)内部发生激烈斗争,国内形成一种高度集权的政治、经济体制。这种高度集权的体制,在特定条件下能够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,它可以集中全力,团结一致,统一步调,调动一切资源和积极因素,解决当前面临的迫切任务。当时,党和国家的一切权力集中于党中央,集中于党的领袖个人,并开始盛行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。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断的盛行,加上斯大林提出“阶级斗争越来越尖锐”的理论观点,造成许多重大决策的错误。其中最严重的错误就是破坏法治,进行大规模,出现了很多冤假错案,使大批无辜的干部和群众遭受迫害。20世纪30年代的“大清洗”,就是一个极其严重的错误。当时的“大清洗”也波及苏联军队,有一批军官和高级将领遭到错误的,从而影响到军队的建设,对随后抵抗法西斯德国的入侵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。